靜浸茶 - 自然農法
 認識日月潭紅茶超簡單,動畫秒懂台灣茶

認識日月潭紅茶超簡單,動畫秒懂台灣茶

Sep 10. 2025

認識【日月潭紅茶】超簡單

 

日月潭紅茶的特點:

  • 氧化程度: 完全氧化。
  • 烘焙程度: 通常為無烘焙或輕烘焙
  • 外觀:條索狀,色澤烏黑。
  • 種植高度: 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潭周邊地,海拔約 750 公尺,年均溫穩定,濕度高,非常適合紅茶生長。
  • 湯色:艷紅色。

日月潭紅茶的風味特色:

日月潭紅茶是以地理區域來命名,該區域主力茶樹品種各自不同,我們就其風味分開來介紹。

  • 阿薩姆紅茶(台茶8號):這是最早引進日月潭的大葉種紅茶品種,帶有麥芽香氣,有時伴隨淡淡的焦糖香,口味強勁且沉穩。
  • 紅玉紅茶(台茶18號):由台灣原生山茶和緬甸大葉種紅茶育種而來,是台灣獨有的驕傲。紅玉紅茶最鮮明的特色是天然的肉桂香與微量的薄荷涼氣,同時帶有熟果香。被譽為「台灣紅」、「台灣香」。
  • 紅韻紅茶(台茶21號):由中國祁門茶種與印度大葉種選育而成。茶湯呈偏向橙紅,香氣較紅玉纖細,有著柚花蜜香、柑橘香與熟果香
  • 日月潭原生山茶(台茶24號/藏芽):台灣在地的野生茶樹,經人工栽培後製作的紅茶。茶湯呈金黃帶紅,散發著林野芬芳、淡淡花香和一種原始感。

日月潭紅茶的風味來源:

  • 全氧化製程: 作為紅茶,日月潭紅茶經過完整的氧化,使茶葉中的茶多酚充分轉化為茶黃素、茶紅素,形成其經典的紅茶色澤與醇厚風味。
  • 品種特色: 各品種本身攜帶的基因,特別是紅玉的天然肉桂與薄荷香,是其出名的一大關鍵。
  • 地理環境: 日月潭地區高溫多濕、雨量豐沛、濕度大,加上適宜的年均溫,與印度阿薩姆茶區相似,為茶樹生長提供了絕佳條件,有利於茶葉內含物質的累積與風味的發展。

特別說明:

台灣紅茶的風潮與就是靠日月潭紅茶的重生帶動起來的,日月潭紅茶對台茶很有貢獻。

 

日月潭紅茶小故事

台灣做為日本的殖民地,種植茶葉也是為了滿足宗主國經濟需求。

台灣早期便有製作紅茶的技術,也曾經引入大葉種紅茶種植,但並不成功,於是所製作的紅茶是以小茶種為主(如硬枝紅心製作的紅茶),小葉種紅茶的口味較為優雅,不似大葉種般強勁,且當時國際上流行的紅茶是以大葉種為主,所以日本非常用心的在全台各地尋求適合種植大葉種的產地,希望能藉此提升台灣紅茶國際認可度,提升經濟價值。

結果發現日月潭(特別是魚池鄉蓮華池一帶)的氣候環境與印度阿薩姆茶區驚人地相似,栽種出來的紅茶品質極為優良。
在昭和十一年(西元1936年),日本人正式在魚池鄉成立了魚池紅茶試驗支所),目的就是要發展台灣紅茶的生產。他們有計畫地引進多種紅茶品種,並積極進行育種與改良。其中,被譽為「台灣紅茶之父」的日本農技師新井耕吉郎先生,在紅茶試驗支所的付出更是功不可沒。

1940年代末期紅茶外銷出口量曾高達七千餘公噸,也是當時魚池、埔里地區最興盛的產業。後因本地工資上漲,無法與國際其他紅茶產區競爭,便沒落至幾乎無人知曉的程度。所幸自1999年921大地震後,為了振興地方產業,魚池茶業改良場積極推廣新品種如台茶18號「紅玉」,讓日月潭紅茶重新煥發光彩,並在國內外市場上再次受到高度肯定,成為台灣茶葉的明星產品。現在,「魚池紅茶」與「日月潭紅茶」已是同義詞,因日月潭知名度更高,後者成了更普遍的稱呼。

封面圖片來源:國家文化記憶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