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浸茶 - 自然農法
認識台茶超簡單 │ 四個原理第一課 │ 認識發酵

認識台茶超簡單 │ 四個原理第一課 │ 認識發酵

Sep 17. 2025

 

目錄

4個原理第一課:認識發酵,就認識了紅茶、烏龍茶、綠茶等茶類

氧化作用改變了茶的顏色,茶類的界定就是依氧化程度而定

  綠茶/紅茶/烏龍茶

氧化作用如何發生?及它的風味魔法:茶黃素、茶紅素與花果香的聚合

  萎凋/攪拌/揉捻/渥堆

  茶黃素/茶紅素

「殺菁」是為了終止茶葉氧化

  炒菁/蒸菁

本課程的摘要總結

 

還記得我想多認識點台茶時,確實被一堆茶名搞得有點矇,什麼是凍頂烏龍、什麼是高山茶、什麼是蜜香,你讀了一堆細節,還得自己去整理其中的相同與相異之處,我覺得那是茶農及茶商懂茶的方法,對消費者來說,太快進入細節。

後來我慢慢整理出來,只需懂得「 4 原理 1 個順序」,就能好好的了解台茶了。基本原理通了,市場在賣的茶你就通了,

讓我來分享這種超簡單認識台茶的方法吧!

 

4個原理第一課:

認識發酵,就認識了紅茶、烏龍茶、綠茶等茶類

茶的「發酵」,不,正確來說應是「氧化」,這個作用呢,可以用蘋果來快速類比,你一下就懂了。

 

蘋果切開之後,曝露在空氣中越久,它就變得越黃褐色,茶的氧化作用也類似這樣,且氧化度越高,顏色就越紅(你怎麼這麼聰明,已經猜到了,紅茶就是氧化度最高的茶)。

氧化是很多蔬果的共同特性,提示你一下,除蘋果,還有香蕉變黑、馬鈴薯變黑、萵苣變紅、梨子變紅,在植物界很普遍,只是好像只有茶氧化會變好喝,這是茶葉特別的地方。

 

「茶葉發酵」一詞其實是歷史遺留的誤會!以前人比較沒知識,沒有啦,以為茶葉變紅的過程,是靠微生物幫忙——就像養酸奶一樣,你養酸奶都需要跟人要酸奶菌對吧。直到1940年代才發現根本沒有微生物參與,只是氧化而已。

 

茶葉片中的多酚氧化酶接觸氧氣,葉片就會開始轉變成紅色,所以是「氧化」,就像蘋果切開後就開始變色。在這個章節的後半部,我們都將以「氧化」來取代發酵。 

 

氧化作用改變了茶的顏色,茶類的界定就是依氧化程度而定

  • 綠茶:就是沒有氧化作用的茶,保留了茶葉的原色,綠色

 

  • 紅茶:氧化程度很高的茶,或許可稱之為全氧化(但實務上不太可能),湯色紅紅的

 

  • 烏龍茶:所有的烏龍茶都是部份氧化茶,顧名思義,就是只有一部份氧化,可能是很小的一部份,也可能很大的一部份。因為氧化程度不同,烏龍茶的湯色從黃綠到橙紅都有,風味也跟著有巨大的變化。就像吃牛排,從一分到全熟,都有不同的愛好者,且熟度的運用跟牛肉的部位有關,氧化程度的運用也跟茶葉的不同息息相關,所以每一種烏龍茶都是一種美食的藝術喔。

 

是不是很簡單呢?

台灣常見的包種茶、東方美人茶、高山茶、凍頂烏龍茶、鐵觀音、紅烏龍,都是屬於部份氧化茶,也都是烏龍茶的一員,可見不同氧化程度對風味的影響力。

 

 

氧化作用如何發生?及它的風味魔法:茶黃素、茶紅素與花果香的聚合

當茶葉中的茶多酚氧化酶接觸到空氣中的氧氣時,會引發一連串的化學反應,這就是茶葉氧化的過程。

 

那茶葉的多酚氧化酶是怎麼接觸到空氣的呢?茶葉在樹上不會沒事自己氧化,自然是製茶時的人為破壞造成的,呃,製茶技藝所造成的:

 

  • 萎凋:茶葉採摘後會攤放在室內或室外,讓茶葉中的水分適度散失,此時細胞膜透性增加,多酚氧化酶便容易接觸到空氣。

 

  • 攪拌:這是烏龍茶製程中非常關鍵的一步。透過輕輕翻動茶葉,使葉緣輕微破損,讓更多的多酚氧化酶與空氣接觸,啟動更多的氧化反應,這也是烏龍茶能產生豐富花果香的基礎,也因此產生烏龍茶的綠葉鑲紅邊。

 

  • 揉捻 :將茶葉搓揉(成形),這個過程會徹底破壞茶葉的細胞結構,甚至將茶汁擠出,讓多酚氧化酶與空氣徹底接觸,產成更強烈的氧化反應。揉捻得越重、時間越長,氧化程度就越高。紅茶會在這個製程下手很重,讓茶葉劇烈氧化成紅色。

 

  • 渥堆:揉捻後的茶葉置於高溫高濕環境,加速氧化後的物質聚合,包括了後面會提到的茶黃素和茶紅素的形成。

 

茶葉的氧化是在氧化什麼物質呢?是茶葉中的茶多酚,而茶多酚家族中含量最豐富的成員,就是兒茶素。兒茶素是茶湯中苦澀味的主要來源之一。當兒茶素被氧化後,會進一步聚合形成新的化學物質,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茶黃素茶紅素

 

  • 茶黃素(Theaflavins):是紅茶中金黃色澤的主要來源,賦予茶湯明亮感,並帶來鮮爽、收斂的滋味。

 

  • 茶紅素(Thearubigins):則是紅茶中紅色澤的主要貢獻者,影響茶湯的濃度與醇厚度。

 

由於兒茶素在氧化過程中被轉化,因此茶的苦澀感會隨之降低。更奇妙的是,氧化過程還會聚合許多風味分子,例如醇類、醛類、酯類等,它們共同構成了茶葉豐富多變的香氣與口感。想像一下,這些分子就像是大自然的調香師,在氧化的魔法下,交織出我們所熟悉的花香、果香,甚至帶有蜜糖般的甜香。這也正是茶葉為何能如此多樣化、越來越好喝的秘密!

 

「殺菁」是為了終止茶葉氧化

氧化夠了,怎麼停下來?就靠「殺菁」這道工序。怎麼殺菁?就是靠熱來殺。

 

原理很簡單:促進茶葉氧化的物質——多酚氧化酶——遇到高溫就會失去活性,氧化作用就停止了。殺菁時機決定茶葉命運,綠茶要早早殺菁鎖住鮮翠,烏龍茶則在香氣巔峰時精準殺菁。

 

常見的殺菁工法舉例

  • 炒菁:鐵鍋高溫翻炒(烏龍茶、綠茶),現代茶廠多用滾筒式炒菁機
  • 蒸菁:蒸氣瞬間滅酶(日本煎茶),蒸菁後須快速冷卻

 

好了,認識氧化了,是不是很簡單呢?氧化是茶最重要的基本知識,恭喜你,茶葉王國你已經征服一半了。

 

本課程的摘要總結

  1. 什麼是氧化:在製茶的過程中,刻意以人為方式,啟動茶葉中的多酚氧化酶,產生氧化反應。
  2. 產生的改變:將有苦澀味的茶多酚(大部份是兒茶素),氧化聚合成更美味的化合物,創造了茶葉的香與甜。氧化會改變茶的顏色,就像蘋果切開放在空氣中一樣,越久顏色越黃越紅。
  3. 氧化程度就是茶類命名的標準:氧化會改變茶的顏色,就像蘋果切開放在空氣中一樣,越久顏色越黃越紅。不同的氧化度帶來不同的顏色,我們便依著顏色,命名了綠茶、紅茶及烏龍茶,綠茶就是沒氧化,紅茶是高度氧化,而烏龍茶是部份氧化。

 

紅茶圖片來源:國家文化記憶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