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浸茶 - 自然農法
認識台茶超簡單 │ 四個原理第二課 │ 茶葉烘焙

認識台茶超簡單 │ 四個原理第二課 │ 茶葉烘焙

Sep 17. 2025

目錄

4個原理第二課:茶葉烘焙——火神的禮物

烘焙的溫度魔法:低溫與高溫的不同功效

  低溫段(攝氏 100 度以下):淨化

  高溫段(攝氏 100 度以上):添加

台茶兩大茶型與烘焙的運用:清香型茶/焙火型茶

炭焙 vs. 電焙:熱源有差,但不代表成茶品質

「熟茶」的混淆:名詞大哉問

烘焙的 DIY 潛力:你的茶,你來決定!

本課程的摘要總結

 

 

4個原理第二課:

茶葉烘焙——火神的禮物

到底是誰想到茶葉可以拿來烘焙的?真是個天才!它既不像麵包獸肉一樣烤熟,也不是薰香,而是用熱慢慢烘焙,竟然讓茶自己轉化得更香、更多風味、更迷人。這又是火神另一個神奇的禮物,除了光明、溫暖之外,還有茶。
 

烘焙的溫度魔法:低溫與高溫的不同功效

別誤以為烘焙只是茶葉乾燥的附加工藝。它其實是一個獨立、精妙,且能為美味加分的製程。當然,有些茶像綠茶就沒經過烘焙,那是因風味上的取捨,就像白切肉與烤肉的差別一樣。製茶師就像米其林三星主廚,精準控制烘焙的溫度與時間,只為讓茶葉展現最佳風味。

 

低溫段(攝氏 100 度以下):淨化

茶葉剛做好時,可能帶著一些「菁味」或「雜味」。這時,低溫烘焙就像溫柔的淨化儀式:

 

  • 去雜味,減苦味: 低溫能溫和帶走茶葉中不討好的氣味,讓清香更純粹。它也能幫助兒茶素與水一起分解揮發,降低苦味。

 

  • 茶水飽足溫潤: 經過低溫烘焙的茶湯,喝起來更飽滿、圓潤,少了刺激感,多了溫和的厚實感。

 

  • 「搶救」舊茶: 對於儲放後有「陳味」或受潮的舊茶,適度的低溫烘焙能有效去除這些異味,讓老茶「起死回生」,就像打了肉毒桿菌一樣。

 

  • 其中的化學變化: 不穩定的低沸點味道物質(如青草味、發酵雜味)會揮發散逸,使香氣更凝聚。

 

高溫段(攝氏 100 度以上):添加

如果說低溫是打基礎,那高溫烘焙就是茶葉的「華麗變身秀」!它能徹底激發茶葉的風味潛力。

 

  • 創造果香、蜜香,突顯花香: 高溫促使茶葉內部發生複雜的梅納反應 (Maillard reaction) 焦糖化反應 (Caramelization)。這些反應就像大廚精妙掌控火候,將醣類、胺基酸等物質轉化為令人驚豔的果香、蜜香、穀物香、奶油香,甚至突顯花香。這就是焙火茶帶有複雜沈醉魅力的原因。

 

  • 其中的化學變化: 高溫加速醣類、胺基酸的非酶褐變反應(主要為梅納反應及焦糖化反應等),產生數百種不同的風味化合物,賦予茶葉更豐富、醇厚、百變的香氣,並使茶葉色澤變深,同時風味分子不斷形成也讓茶葉更耐泡。

 


台茶兩大茶型與烘焙的運用

台灣烏龍茶的兩種主要茶型對烘焙有完全不同的需求:

 

  • 清香型茶: 通常採用低溫烘焙,目的是讓茶葉的清雅香氣更加明顯,就像把玻璃擦得一塵不染,讓陽光毫無阻礙地灑進來。

 

  • 焙火型茶: 例如凍頂烏龍茶、鐵觀音,烘焙才是其主要風味的來源。請記住,茶葉的氧化程度越高,才有更多焙火的空間,因為氧化的茶葉能提供更多烘焙化學變化所需的原料。透過精湛的烘焙工藝,茶葉風味的高度被無限提升,創造出獨一無二的烘焙香、蜜香、果香或穀物香。這時候,烘焙不只是配角,更是主導風味的主角!

 


炭焙 vs. 電焙:熱源有差,但不代表成茶品質

只要有熱就能促使茶葉產生反應,難道炭所產生的熱,跟電熱管產生的熱,不是同一種熱?

 

還真的是耶!

 

先來認識一下太陽,太陽光穿越太空來到地球,中間沒有空氣沒有任何傳熱的介質。你用手去摸一下太陽光也不會覺得熱,但只要在太陽光底下停留久一些,手就會感覺熱起來,這就是太陽光具有的輻射熱所產生的加熱效果,輻射熱有穿透性,會讓你連皮帶肉整體的被加熱。

 

  • 炭焙: 炭火的熱能,除了表面的高溫傳遞之外,還有輻射熱。這意味著,炭焙時,茶乾的表面及中心同時被加熱,熱得更透更均勻。所以炭焙在加熱的效率上是勝過電焙的。

 

  • 電焙: 而電焙的加熱沒有輻射熱的幫助,只能讓熱從茶乾表面慢慢熱進去,比較不易通透均勻。

 

但炭焙茶就一定比較好嗎?這倒不一定,還是跟師傅的功力有關,就像聰明的小孩不見得書念得好,還是跟用不用功有關。看到炭焙就買,絕對是中了市場噱頭了。

 


「熟茶」的混淆:名詞大哉問

身為茶界新手,你可能會遇到「熟茶」這個名詞,然後感到一陣混亂。因為它在不同茶類中,代表的意義完全不一樣!

 

  • 烏龍茶中,「熟茶」通常指的是經過焙火(烘焙)的茶

 

  • 但在普洱茶中,「熟茶」卻是指經過特殊的「渥堆發酵」工藝處理的茶。

 

是不是很讓人頭大?如果你是茶界新人,建議你就不要主動用「熟茶」這個詞去跟別人溝通。這裡提到這個名詞,是為了如果別人跟你提到「熟茶」時,能聽得懂,或者有能力反問:「請問您指的是哪一種茶的熟茶呢?」這樣是不是就顯得你懂茶又聰明了呢?

 


烘焙的 DIY 潛力:你的茶,你來決定!

烘焙其實是個蠻有 DIY 潛力的環節!很多時候,你買回來的商業茶,可能只有做到八十分。只要你透過簡單的自行烘焙,就有機會讓它提升到九十分!想像一下,把家裡的舊茶或口感平平的茶自己烘焙一下,就能創造出屬於你自己的「限定款」好茶,這種成就感可是買不到的喔!CP 值肯定也是超高的!

 

茶葉烘焙自己動手做!在家焙茶實作分享


好了,認識了烘焙之後,你的台茶之路已完成 70% 了。

 

本課程的摘要總結

  • 低溫烘焙(攝氏100度以下),旨在淨化茶葉、去雜味、減苦味,並能「搶救」舊茶。
  • 高溫烘焙是「華麗變身秀」,透過梅納反應、焦糖化反應創造果香、蜜香等複雜風味,提升茶葉耐泡度。
  • 台灣茶中,清香型用低溫烘焙,焙火型茶則會上到高溫。
  • 「熟茶」一詞易混淆:烏龍茶指焙火茶,普洱茶指渥堆發酵茶。
  • 烘焙具DIY潛力,可提升茶葉風味,具高CP值。